军工
军工行业,即国防军工行业,是指涉及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配套等武器装备相关行业。军工行业是国家安全的支柱,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目前,中国军工行业的基本分类为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五大类别。
产业链
军工
军工行业,即国防军工行业,是指涉及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配套等武器装备相关行业。军工行业是国家安全的支柱,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目前,中国军工行业的基本分类为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五大类别。

发展现状
“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军工行业突破了过去五年计划前松后紧的规律,首年即大年。2021年前三季度核心军工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出现明显提升,军工企业的收入体量和盈利能力均出现快速增长。国企改革机制焕发内生性活力,民企开足马力抢抓历史性机遇。
需求侧: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的强军梦下,通过以科技强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趋势为导向的装备建设,和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为目标的军队建设两大途径,共同引领武器装备“质”与“量”的需求快速提升。

供给侧:
军工央企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2020-202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企业、业务、管理和市场化四个维度的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民参军企业在主机厂“小核心、大协作”的发展思路下承接产能外溢,依靠市场化灵活机制,积极扩产快速发展;二者将构建成融合一体的军民共同建设、优势互补、快速发展的供给侧局面,实现军工产品品质/质量的提升,产能/产量的提升,一齐推动军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趋势
在我国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还不匹配的现实矛盾下,我国国防建设和军工行业发展正迎来规模性快速增长和结构性转型升级,军工行业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维度都迎来了实质性的重大变化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技术升级
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持续推进,军工电子、军工新材料等价值量及价值占比提升;

2、国产替代
军品具有自主可控天然属性,解决“短卡控”企业业绩弹性大、增速快;

3、主机厂产能外溢
主机厂推行小核心、大协作,民参军企业配套比例提升、层级提升,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4、军技民用
打破军品天花板,打造军民共进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