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制造业作为中国GDP增长的主要来源,推行智能制造由重大意义。智能制造能够促进组织协同,提升组织效率,帮助制造业重构商业生态模式,帮助中国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
产业链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制造业作为中国GDP增长的主要来源,推行智能制造由重大意义。智能制造能够促进组织协同,提升组织效率,帮助制造业重构商业生态模式,帮助中国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

发展现状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但短期来看,受制于Al技术研发瓶颈,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在工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预计在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速度将小幅放缓、市场规模增速同步放缓。预计到2025 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3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9%。
上游: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硬件和软件市场竞争较为薄弱,在硬件层,传统硬件供应较为稳定,但新兴的产品如高功率激光器、智能传感器等仍然依赖国际厂商供应;在软件层,国际企业生产与管控类工业软件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中游: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层面,由于工业细分领域较多,智能设备通用性低,需跟进具体领域调整,因此智能制造企业研发投入较高;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层面,解决方案定制化要求高,需要跟进企业具体需求进行规划与调整。
下游:以3C电子与汽车为代表的下游产业市场化程度更高,消费者信息反馈更加及时,产品迭代周期短,对生产效率的要求更高,推动制造技术进步,从而提升了智能制造在行业内的渗透率。中国智能制造总体渗透水平较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发展趋势

1、5G赋能智能制造
随着5G商用的加速,无线通信网络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与4G相比,5G拥有大宽带、低时延与大规模连接的特点,实现零散分布的人员、机器与设备的连接。构建统一的互联网络,5G赋能智能制造将帮助摆脱无线网络技术较为混乱的应用状态,形成"万物互联"的优化格局。

2、由单一智能制造设备使用向全流程智能化转变
中国智能制造由装备智能化向制造工艺智能化转型。装备智能化是对原有设备附以感知、分析、推理、决策与控制的特性,设备自主收集数据,从而优化决策,提升生产效率。工艺智能化实现各台智能制造设备的互联、通过仿真模拟与方案比较实现工艺优化,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并提升生产效率。从长远来看,智能制造改变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乃至产业生态,实现全流程智能化。